“着急”背后的心理解析

摘 要

  “着急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,有些人是天生的急脾气,有些人是为形势所迫,有些人则是因为欲求迫切,那么这些情况下的“着急”,其背后的心理活动是怎么运行的呢?

“着急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,有些人是天生的急脾气,有些人是为形势所迫,有些人则是因为欲求迫切,那么这些情况下的“着急”,其背后的心理活动是怎么运行的呢?

在百度汉语中,“着急”的词意是形容焦躁不安,十分心急。这和我们平常理解的词意相吻合,没有出入,若要深入其背后的心理,须将“着急”拆开为“着”与“急”。

“着”的字义,[ zháo ],与心理相关的意思为“接触,挨上”,还有“感受,受到”。“急”,与心理活动有关的,是“迫切,情况严重”之意。将二字联系起来,“着急”的心理活动,是指我们的自心,在与物交感时,“着”(接触、挨上)上什么东西,而使“自我”表现出来的“急”(迫切),或者评估出来的“急”(情况严重)的状态,进而反馈于自心以“着”(感受、受到),如此往来返复,出现“着急”的各种现象。

在《心经》中,有解析“着急”的缘由与解决办法。“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罣碍;无罣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”在此“罣碍”(挂碍)即“着”,“恐怖”即“急”,所以“着急”的缘由,是自心有挂碍而不空,不能放下,“自我”便很难镇定地、有条不紊处理事情,而由于急迫处于错乱的状态。那么,自心为何不空而有所挂碍呢,是五蕴不空有所得,故而难以修得“般若波罗蜜多”,即本来自性。

讲得简单点儿,性空缘起而生心,自心随缘立自我,自我关系以交感,诸般活动皆方便,不能执住“有得利”,否则自我背离自心,自心远离自性,人无自性则无主,脾气难自控,形势难自在,事情难自主,为外物他人影响而“着急”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了知“着急”背后的心理活动,以及自性、自心与自我的关系轮转变化,解决问题各靠自己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